(營口之窗“營口故事”)兒時的記憶——西大廟附近之舊貌
作者 趙志祥
序言:現在的西大廟已重現出它的風采,它的東部是現在的遼河老街。它的南、北、西三面原來都是土平房,老舊得與舊農村幾乎無異。讀完我的這首詩,你就了解了這一帶的老舊面貌。
我小時候 家住西大廟稍南
對西大廟周圍了如指掌
西大廟往南是一條不寬的土路
路兩旁皆是土平房和泥土墻
間或有菜園 有蔬菜生長
西大廟后面(北面)
有個水產加工廠
還有制冰廠和漁市場
周圍都是高低不一的老舊土平房
西大廟往西有一條石子馬路
馬路兩旁也全是青磚土平房
順著這馬路往西走不遠
便來到一條南北走向的潮溝旁
這潮溝兩旁的住戶
都把垃圾往潮溝里傾放
被污濁的遼河水 在潮溝里流淌
順著這潮溝一直往北走
再沿著一條土路向西方向
沒走多遠 便到我的母校第四中學
校舍是原海口醫院
校門西側 南側 各有一個大水塘
周圍住著十幾戶人家
都把垃圾往水塘里堆放
這兩個水塘又臭又臟
水塘西鄰長長的西潮溝
西潮溝較寬日夜流淌
挺大的西吊橋橫臥在潮溝上
以前 這橋面可以吊起
有桅桿的船便能順利地過往
橋的東岸有一條不寬的土路
土路兩旁都是矮趴趴的土平房
橋的西面全是葦蒿 一片荒涼……
營口 我的故鄉
當我從南方回到她的身旁
已找不到我小時候的老宅
也不見了那老舊景象
我找了好久 也不見四中母校
經打聽才知道 四中已不復存在
這里早已面目皆非大變樣
西大廟往南的那條土路變成了得勝路
高樓大廈替代了原來的模樣
西大廟往西的那條石子路
變成了柏油馬路平坦寬敞
不見了那兩條潮溝和兩個水塘
這一帶已成為美麗的居民小區
道路寬闊 樓房漂亮
花繁樹茂 愜意舒爽
各種商鋪 一派興旺
這一帶向南北方向延伸
皆是風格各異的樓房
這鱗次櫛比的建筑帶
已替代了原來的寒酸和荒涼
諸多這般炫美的地帶
把營口點綴得溢彩流光
營口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處處展現出繁華景象
我為家鄉霄壤之別的變化而感慨
腦海中時常浮現她舊貌換新顏的景象
《遼河水從我家門前流過》
優美的歌聲不禁在我心底輕唱
我不由興奮異常
飽含激情 書寫贊美家鄉的詩章……
(以上的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趙志祥,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稿件,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截取使用。
上一篇:難忘那時師生情——營口李同雁作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