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享游營口”)<楞嚴禪寺賦>
東出山海,幅員遼闊,民風質樸,經濟發達,宗教熱衷此地,尤以佛教為盛。民國初期,禪定法師,慧眼識珠,選定營川寶地,開始營造廟宇。寺以經名曰:楞嚴禪寺,是年為公元一九二二年,亦即民國十年。寶寺問世,香火日盛,享譽東北,名揚海內,遂與哈爾濱極樂寺、長春般若寺、沈陽慈恩寺齊名,并稱東北四大禪林。
于今己近百載,經風沐雨,浴雪披霜,歲月推移,朝代更迭,而香火不斷,香客日增。文革期間,雖遭摧殘,一經反正,漸趨鼎盛。
楞嚴禪寺,北望遼河,看滔滔西去之流水;西臨渤海,沐浩浩東來之春風。日觀如林帆影;暮聞歸舟晚唱。終日經聲佛號,暮鼓晨鐘,一幅盛世禪林圖畫。
時值上世紀末,政府投資、香客捐款,九級寶塔,拔地而起。塔勢齊天,與彩云共舞,與星月相接。山門影壁,刻下捐資者之名號,以為萬世之功德。開光之日,覺光法師親自主持,一時間四海香客,匯集營川;十方信徒,奔來寶寺。但見祥云四起,佛光普照,營口一帶,盛傳觀音顯圣之說。
遠觀禪林,但見廟宇崔巍,青堂瓦舍,甚為莊嚴。近覽禪林,只見鐘鼓樓巍,天王殿聳,大雄居尊,藏經殿后。殿內釋迦牟尼佛主居中,左為西方接引阿彌陀佛,右為藥師琉璃光佛。兩側羅漢,或怒目而視,或喜笑顏開,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廟會時節,更引四海五洲香客信徒,誦經之聲,不絕于耳,香火繚繞,巍然壯觀。
寺東一帶,廣辟花園。園由寺名,寺因園秀。小橋流水,樹木瑯林,假山巨石,爭靈顯秀,鮮花奇卉,芳香撲鼻,一年潭水常青,四季綠色不斷。人佛一境,天水一色,和偕景色,盡收此間。
今有浪子,雖于佛理不甚精通,卻酷愛此環境幽雅。觀后寫此小賦,以記名寺之萬一。并書兩聯,
其一: 晨鐘暮鼓,禪林百歲延香火
佛號經聲,覺路十方度眾生
其二: 寺以經名,覺路十方通極樂
緣因佛起,心香一瓣拜蓮花
以記游寺之感。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徐慶生,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稿件,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截取使用。
上一篇:無限風光看赤山——營口林寶富作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