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生活隨筆”)筑牢愛國的豐碑
悠悠千載事,中國已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存在并蓬勃發展的國家,它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愛國學子和青年人的熱忱。正是有這樣一群人不畏辛苦、甘于奉獻,愛國主義的這座豐碑才巋然不動,驕傲的矗立在世界的東方并足以睥睨群雄。
愛國,首先要從愛自己開始。何為愛自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斷地夯實自然科學與人文基礎,提升思想的軟實力。當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可以從容不迫的站出來,知識就是我們的刀槍,語言就是我們不滅的靈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把自己裝在心中,把人民裝在心里。什么是培根筑魂?什么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行了,自己對于國家的承諾才能兌現。
愛國,同樣要愛社會。社會是一個大熔爐,形形色色的人很多。當你離開校園,進入社會的時候,也一定會遇到從未想象過的人。包容,這不僅是一個城市的精神,也應成為你內心的格尺。在工作的協同中,只有求同存異、互利共贏,工作才能高效、完整、圓滿的完成,而國家正是由我們一個個單位、一件件小時才建設起祖國的高樓大廈,新中國的片瓦基石。所以,愛這個國家的前提是你要融入這個社會,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自己的內心共同成長。對于當代的青年人來說,個性可以存在,但不能因為自己的不喜歡而讓別人去遷就你,從而無法融入社會,以至于撐不起愛國奉獻這頂鮮紅的大旗。
愛國,終極便是從心底接受這個國家的文化,從而真心實意的熱愛我們的祖國。黨章上講,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何為共產主義,它既不是簡單的《禮記》中的天下大同,也不是社會資源的平均主義,更不是一部分人的絕對自由。共產主義這個概念,是真正意義上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只有把人民裝心中,愛國這個永恒并經典的感情才能深深植根于億萬華夏赤子之心。因為愛國,不同地域、不同職業、不同民族心手相牽,走在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之中,因為這個美好的中國夢,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什么是當代青年人的青春底色?相信,這個答案已有共識,那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因為愛自己,所以愛社會,愛這個千年崢嶸歲月而時至今日依然可愛的中國。對于青年人們,選擇很重要。只有無悔自己的選擇,把青春、汗水、努力均澆筑在這氣勢磅礴、頂天立地的豐碑之上,年華方才不會褪色,而它的熱烈,赤誠,仁愛也將奔涌不息,流淌在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心坎之中,筑就炎黃大地上永不坍塌的鋼鐵脊梁!
(應申論材料有感而發,時二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齊鑫)
(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
供稿作者:齊鑫(大石橋)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營口:明湖即景——溫明泉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