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太平、人保、平安、新華等多家公司正在推出或醞釀推出私人訂制保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拒絕千篇一律的服務,更加追求品質和個性化。于是,“私人訂制”風潮興起,幾乎刮遍了家居、時尚、旅游等各個產業。
目前,私人訂制之風已吹進我省保險市場。那么,作為分散風險、消化損失的“私人訂制”保險進展如何呢?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滿足個性,一面世即受歡迎
“我的孫子這兩天咳嗽不斷,幫我聯系一個兒童專家行嗎? ”6月20日上午,合肥市市民孫女士打電話給太平人壽客服,2分鐘后,客服幫孫女士聯系到北京兒童醫院的專家,專家在電話中問診了孩子的病情。孫女士說: “以前到醫院擠破頭才能找到知名的兒科專家,如今在家打一個電話居然能聯系到首都的專家。 ”
今年初,太平人壽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推出了養老險領域的私人訂制保險。孫女士購買的正是該公司推出的“悅享金生”私人訂制保險產品,家庭醫生服務只是訂制服務的一項內容。
“私人訂制的產品與傳統養老保險承保后短期內即返還的方式不同,采用被保險人處于養老年齡時才開始返還的方式,以做到養老金的專款專用,同時在養老金起領年齡、領取頻率以及多款附加險之間任由消費者組合。 ”太平人壽安徽分公司運營服務部副經理吳青松介紹,由于客戶在消費中占支配權,私人訂制的產品面世以來銷量一直不錯。
安農大金融系主任馮慶水介紹,私人訂制是全新的保險產品服務模式,消費者根據自身實際保險需求,將需要的保險責任組合在一起,向保險公司投保并訂立保險合同,其具有量身訂制、個性化、保障價值高以及與消費者需求高度契合等特點。
今年5月7日,中國國際旅游保險論壇上,眾多專家和業界精英都認為,提供私人訂制保險產品及服務,可以解決我國旅游保險市場的諸多問題,滿足旅游保險市場的需求。
“目前,太平、人保、平安、新華等多家公司正在推出或醞釀推出私人訂制保險。 ”業內人士分析稱,近年來,國內保險公司逐漸認識到私人訂制保險這一新型的保險模式,并有不少公司制定了相關的發展戰略。可以預見的是,私人訂制保險的試水領域正在擴大。除養老領域外,像旅游、家庭財產等領域的私人訂制保險服務也將陸續被開發出來,消費者的需求將引導國內保險進入私人訂制時代。
市場倒逼,千呼萬喚始出來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保險業以年增30%的高速發展,已成為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截止到2013年底,國內100多家保險公司人身險保費收入 10740.93億元,財產險保費收入6481.16億元。然而,保險業高速前進的同時,也出現了產品布局不合理、銷售過程亂象等諸多問題。
據記者了解,保險產品市場上分紅險“一險獨大”。許多保險公司熱衷于開發具有分紅功能的保險產品,而對于消費者最需要的保障型產品開發力度不夠。
“我國保險公司大都經營時間短,還沒有培養出專屬于自家保險公司的研發團隊,各個保險公司開發的產品都是按照一樣的生命表、事故發生率或者精算規則進行的。 ”馮慶水介紹,各家公司的產品不同點大多是在費率計算上包含的成本率、利潤率等細枝末節的不同,這些客觀因素都使得我國保險公司提供的產品高度趨同。
“分紅險占比往往超過保險產品市場的70%,而保障型保險產品、健康和意外傷害保險等其他保險產品不到30%。 ”省保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分紅險比重過多,一方面不符合保險回歸保障的本質。另外一方面,分紅險在銷售過程中,也容易給保險公司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據介紹,保險銷售人員為了盡快促成保險簽單,經常夸大利益,而銷售人員的過失經常給保險公司帶來理賠糾紛。
“以前推銷的保險產品,都大同小異。讓我下決心購買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營銷員的服務態度。 ”孫女士說,現在私人訂制服務讓她多了選擇。
“私人訂制保險的出現并非曇花一現,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市場倒逼的結果。 ”業內人士分析說,私人訂制服務正好可以解決產品同質化的現象,為保險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提供產品支持。
據了解,私人訂制保險本質上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新型保險營銷模式,此種模式最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由于消費者需求不一,因而避免了市場上出現大量同質的保險產品。客戶在私人訂制保險時,需要提前了解各種保險責任以進行產品組合,從而也避免了以往由于保險責任解釋不清而導致的糾紛問題。
長遠發展,市場前景看好
記者采訪了解到,私人訂制保險一面世就受到各方關注,市場前景也被看好。但是在實際銷售過程中,這種“高、大、上”的產品,如何能扎根到普通市民的生活里,是保險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
孫女士購買的是年繳5萬、連續繳納10年的產品,而這僅僅是享受私人訂制服務的起步保費。對于工薪一族來說,50萬元的總保費無疑是天價。 “我特別想買這一款產品,看到價格后就自動退出了。”市民楊先生直言道。
“只有找到客戶容易接受的價格,私人訂制產品才能有更廣闊的市場。 ”馮慶水分析稱,目前由于私人訂制還處于試水階段,所以價格偏高在所難免。 “從長遠看,私人訂制的產品要讓老百姓買得起、用得起。 ”
私人訂制產品如何制作和推廣?業內人士認為,保險公司要通過廣泛地調研保險市場,準確分析出消費者對于私人訂制保險的需求。此外,國外保險公司的私人定制服務較為成熟,國內保險公司有必要向國外取經。 “這將有利于國內保險公司開發出符合本土特點的私人訂制產品,從而避免走彎路。 ”
記者采訪多名險企銷售人員了解到,銷售私人訂制產品給營銷員和保險公司都帶來一定的挑戰。“需要保險營銷員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才能指導消費者進行合理選擇與組合。”陽光保險安徽分公司培訓部主任楊新華介紹,保險營銷員的收入一般依靠消費者所組合保險責任的保費計算,而這就可能出現保險營銷員一味地給消費者推薦高保費的保險責任,但是這些保險責任對于消費者來說可能并不重要。“保險公司還應該加大對于消費誤導的監督,設立消費者評價機制,對營銷員建立獎懲機制。 ”
據了解,私人訂制服務尚屬于產品服務模式的創新,眾多保險公司都有研發私人訂制產品的沖動。業內人士認為,為避免過大的經營風險,保險公司可以先在某些領域試行,如養老保險、旅游保險等領域,或者在某些地區通過小范圍的試運行,掌握私人訂制保險的經營方法,為保險公司大范圍的推廣做好準備。
相關熱詞搜索:保單 私人
上一篇:感受太平文化 體驗卓越服務
下一篇:同是重疾險 保費差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