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團2017年報發布,產險業務持續十年增速優于市場。保費收入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21.4%,市場份額20.5%,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通過科技創新及應用,為客戶提供最佳服務體驗,贏得超5000萬客戶信賴。綜合成本率96.2%,凈資產收益率(ROE)為20.0%,持續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科技驅動體驗提升
優秀的業績背后是客戶對平安產險的信賴。平安產險始終堅持客戶導向,利用創新科技提升服務體驗。2017年,平安產險業內率先推出“510極速查勘”及“車險理賠一鍵包辦”服務,其中“510極速查勘”可覆蓋全國334個城市,實現92.9%的車險現場案件10分鐘內極速處理。一鍵包辦服務可包辦三者車損及小額人傷理賠、車輛維修及事故車接送、事故救援等六類服務,覆蓋70%的案件, 理賠資料包辦率超過80%。同時,平安產險上線的車險“云理賠”定制化服務,已打通線上線下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最優定制解決方案。
除車險理賠服務外,平安產險還深入挖掘財產險客戶的不同需求,逐步完善“線上+線下”客戶服務體系。線上全新推出微信小程序“客e寶”,為企業客戶提供全生產經營周期的一站式保險服務。同時,利用聚合140億地理、災害、氣象、保險大數據的鷹眼系統(DRS)風險數據量化平臺,為客戶打造專屬的風險管理地圖,輸出風控研究成果;線下組建行業化的理賠隊伍和達到國際認證標準的風控隊伍,為企業客戶提供專業的理賠及風控服務。至今,平安鷹眼DRS系統已累計參與14場臺風預警與防控行動,發送風險預警提示61萬余次,為客戶減少災害損失4億元。
社會責任勇于擔當
在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平安產險還在教育慈善、脫貧攻堅等方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教育慈善方面,平安產險深入開展貧困地區的教育幫扶,連續10年開展支教行動。2017年重點針對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貧困地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發起“關愛留守•內在平安”國內首個致力于關注和改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教學師資公益項目,幫助30萬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同時在13個省資助培養近7000名心理護航種子講師;2017年春節發起“一路平安·讓愛回家”項目,設置超500個護航網點,共為全國近17萬車主提供道路安全救助、路途生活幫助和事故理賠協助等服務。
脫貧攻堅方面,平安產險現已在10余省40余地區開展扶貧工作,定向幫扶貧困地區近150萬人,為5700萬農戶提供保障。而在貴州業內首推的“免息免擔保”產業扶貧“臺江模式”, 預期將在一年內帶動5萬至10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今年是平安成立三十周年,圍繞集團馬明哲董事長“金融+科技”雙輪驅動戰略,未來平安產險將通過科技賦能,開啟智能產險戰略轉型,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更加深度理解客戶,提供極致服務。同時響應集團“三村”工程號召,平安產險還將持續推動精準扶貧臺江模式面向全國的復制落地,并在教育扶貧、公益扶貧、農險扶貧等加大投入力度,為打贏脫貧攻堅做出更大的貢獻。
上一篇:中國平安:業內首推牲畜識別應用試點,AI智能助力現代農業
下一篇:中國平安“三村工程”首站落地簽約 助力內蒙古烏蘭察布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