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集團“三村工程”首站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簽約啟動。除了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支持,平安產險國內首創的全產業鏈保險深度介入、可讓貧困戶“低門檻參與,無風險經營”的產業扶貧“臺江模式”也將落地烏蘭察布,為當地種植業、養殖業提供金融扶貧支持。
免息免擔保“平安扶貧貸”再落地,擴大“造血”效能
本次簽約,平安產險將在烏蘭察布市落地保險產業扶貧試點,通過“保證保險+全額貼息”等手段撬動首期3300萬元免息免擔保的“平安扶貧貸”,重點扶持當地奶牛養殖以及燕麥種植兩大地域優勢產業,通過風險控制機制和政府監督相結合,以養殖代養、燕麥種植回收等形式,直接為貧困戶購置奶牛和燕麥育種,大幅降低了貧困人口的融資門檻,預計能帶動上千貧困戶脫貧。
同時,針對扶植產業特點,平安產險專門設計了奶牛、燕麥專屬保險產品,為農戶降低養殖、種植風險。此外,為實現精準到戶、全方位保障的目標,平安產險為烏蘭察布市貧困農戶設計了涵蓋農險、指數保險、人身意外險等一攬子全方位保險扶貧方案,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人、財、物等各個方面,幫助其脫貧致富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返貧的可能。
脫貧攻堅,難在資金。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自然災害等多種風險,而貧困農戶抵御風險能力弱,直接導致融資困難。據悉,烏蘭察布市屬于老少邊窮地區,全市11個旗縣中有8個國家級貧困旗縣、2個區級貧旗縣,有9個革命老區旗縣。截至2017年底,全市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4萬人。如何幫助當地加速脫貧成為政府、企業、農戶都在思考的問題。
“與傳統‘輸血式’扶貧不同,本次將‘平安扶貧貸’落地烏蘭察布,首期重點扶植適合當地生產環境的燕麥種植新興產業,為地方產業扶貧增加新動能,同時,首度將‘平安扶貧貸’投向養殖產業,幫助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零門檻’代養奶牛,結合地緣優勢,提升貧困戶收益。同時,將為察哈爾右翼中旗、后旗近4.9萬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贈送保額超24億元的貧困人口救助責任險,降低貧困戶生產風險,落實‘造血式’扶貧”。平安產險副總經理曹六一介紹。
據了解,在與烏蘭察布簽署協議前,平安產險已在全國18個省區地市推廣“低門檻參與,無風險經營”的產業扶貧“臺江模式”。2017年9月底,平安產險業內首推“臺江模式”,通過“平安扶貧貸”支持貴州省臺江縣發展生產簡單、勞動量小、收益快的食用菌產業,利用天氣指數保險等特色產品為貧困戶生產風險兜底。本次在烏蘭察布旨在探索“臺江模式+地方優勢產業”,尋找能夠適合當地區位、自然資源的優勢產業,進一步提升扶貧效能。預期,伴隨“臺江模式”的推廣進程,將在一年內帶動5萬至10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牲畜識別等智能科技應用 讓產業扶貧精準到戶
科技應用是平安產險在烏蘭察布落地產業扶貧試點項目的另一大亮點。平安產險農險部總經理陽中義介紹,平安還將通過智能牲畜識別、衛星遙感、無人機、人像識別等前沿科技,提升扶貧工作效率,確保扶貧貸款、保險的精準到戶。
針對養殖業生產中,貸款標的物鑒別難的問題,平安產險通過科技應用,可以對養殖奶牛進行身份識別,精準管理農戶代養風險。基于卷積神經網絡,可對奶牛的花紋、豬的臉部尾部等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獲取牲畜唯一性標簽,實現奶牛身份精準確認。另外,牲畜識別科技實現承保牲畜的精準“閃賠”,避免漫長的保險理賠核損流程。
“傳統農險推廣中,人力投入多、作業范圍小,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可精準識別地塊信息,提升燕麥種植保險的作業效率,實現用更少的人力為農戶提供更完善的農險服務。”陽中義介紹,“無人機+移動互聯網”的作業模式可以使以往400畝農田的查勘作業量,從2人耗時3天,縮減至單人4小時完成,單人作業半徑可擴大7公里。
而通過鷹眼(DRS)風險數據量化平臺,則可為農戶打造專屬的農業風險管理地圖,做好災害、氣象等風險預警,強化防災防損工作,提升貧困戶的防損能力。最后,通過“人臉識別+聲紋識別”推進農險信息化,降低農險經營風險。
除了產業扶貧之外,教育“扶智”以及對當地醫療水平的提升也不容忽視。不僅僅是在金融方面提供支持,中國平安還不斷探索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為烏蘭察布貧困戶提供扶貧支持。
在當天舉行的“三村工程”扶貧戰略框架協議簽約儀式上,中國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盛瑞生表示,平安希望通過“三村工程”在當地的落地,推廣“4+1智慧醫療”和“4+1智慧教育”,利用3-5年的時間,大力提升烏蘭察布的經濟發展、醫療健康和教育發展水平,將烏蘭察布打造成為“三村工程”扶貧的樣板和保險精準扶貧的典型,為內蒙古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委書記杜學軍在簽約儀式上表示,“面向‘村官、村醫、村教’,實施產業、健康、教育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平安‘回饋社會,建設國家’理念的最好詮釋,也是平安踐行‘金融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創新實招”。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簽約儀式并表示,助推脫貧攻堅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保險行業的重大政治任務,是保險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也是保險業應有的責任擔當。中國平安表示,內蒙古是“三村工程”落地簽約的首站,接下來,平安將把“三村”扶貧逐步在廣西、江西、云南、重慶、甘肅等中西部省市的貧困地區進行推廣落地,并根據保監函【2018】17號要求,將加大資源投入,結合地方脫貧攻堅需求,積極推動“臺江模式”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