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網訊 贏君、李妍)日前,營口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出臺了《營口市“大病不出縣”兩年行動計劃(2019—2020年)》,著眼于新時代群眾健康需求,順應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形勢,建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努力為群眾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那么,什么是“大病不出縣”、2020年的目標如何,就此問題營口之窗網編從今天營口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大病不出縣兩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了一些情況。
所謂大病不出縣,就是大病可以在縣內醫院成功治療,不必跑到市級、省級醫院、跑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大醫院看病。就是要強化縣級以下基層醫院獨立處理、解決重大疾病的能力,方便群眾看病,能夠在家門口看大病、解決大病。“大病不出縣”可以讓大醫院不再被常見病、普通門診所束縛,安心對付疑難雜癥、危重病例,拿出更多精力放在醫療科技創新上;而分布更廣泛的縣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則成為承擔起診治常見病的主力軍,既給大醫院“減負”,又方便群眾看病,讓百姓少跑路、少花錢,更方便,更及時。
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就是到2020年,縣域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要有明顯提升,每個鄉鎮有1所政府辦標準化衛生院。常見病、多發病在縣域內得到有效治療,患者縣域內醫療機構就診率達到90%以上,外轉率下降。全面實施縣域綜合改革,構建區域一體、上下聯動、信息互通的新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管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的分級診療新模式有序運轉。中醫藥事業全面發展,全市100%的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70%的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館、國醫堂等中醫藥綜合服務區。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統籌做好基本醫療與健康管理工作,促進預防、醫療、康復服務相結合,為居民提供整體化、連續性綜合健康服務。強化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全市平均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達到3名。更好保障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面落實各項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建設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使群眾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通過推進“三醫”聯動、創新體制機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讓廣大居民進一步改善就醫體驗、感受發展成果、共享醫改紅利。
營口市衛生健康委表示,本次大病不出縣兩年行動計劃的工作安排我們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啟動實施階段,在年底前組織試點縣制定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縣域醫共體組建規劃并形成構架圖,理順管理體制,制定醫共體章程,建立分工協作機制。明確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推進雙向轉診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完善運行機制,成立人力資源、財務、后勤服務、公共衛生等管理中心,并初步實現有序運行。二是鞏固提升階段,在2020年4月前,落實醫保支付、價格調整、人事薪酬、藥品供應保障等支持政策。建立規范有序運行新機制,實行行政、人員、資金、業務、績效和藥品“六統一“管理。探索設置醫學影像中心、檢查檢驗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等,促進區域資源共享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動實現互聯互通。三是評估總結階段,在2020年5月前,試點縣總結經驗、完成評估,組織召開經驗推廣現場會,在全市縣域內推廣經驗,全面實施。
上一篇:關于“遼河"熱議的幾個問題(營口市民來稿選登)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