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歲的崔齡予是吉林藝術學院美術教育專業大二學生,前段時間一直在家里忙著上網課。營口市實施靜態管理以來,媽媽史明亮就沒日沒夜地在外面忙活,只有后半夜,娘倆才能見面嘮嘮嗑。她天天在忙什么?
史明亮(西市區黨員干部教育中心主任):“3月15日,得勝社區永江裕華園小區封控,我正下沉到社區協助開展防疫工作。此時,小區準備做第二輪核酸檢測,15棟樓、1500多人,工作量極大,社區人手根本不夠。我跟社區黨委溝通后,第一時間在小區業主群里發布志愿者招募信息。首先是有20年黨齡的王群和王曉楠夫妻報名,隨后是幾名機關干部,很快召集到6名志愿者,保證了這一輪核酸檢測的正常進行。”
“小區封控后,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所以我們繼續招募志愿者。第二天,又有6名業主加入。之后的每一天,陸續都有業主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最后增至21人。他們有機關干部,也有國企退休員工、個體工商業戶;有學校老師、外賣小哥,還有農民工;既有夫妻檔,也有姐妹花;既有‘60后’,也有‘90后’,共計9名黨員、10名團員。我們為隊伍起了既響亮又有寓意的名字——‘志者同行’永江業主志愿者抗疫戰隊,每天分組在小區門口和疫情防控工作站值班,對每棟樓進行消毒。”
“17日,氣溫驟降,小區開始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志愿者們分組包片,采取按樓號順序進行檢測的方式,一棟樓一棟樓地通知居民下樓,線上同步滾動發送通知,既縮短了居民在室外排隊的時間,又保證了核酸檢測的速度。”
“18日,辦事處自籌資金,為轄區居民采購了新鮮蔬菜,如何在第一時間供應到居民手中?晚6時,志愿者迅速集結,開著私家車來到辦事處蔬菜存放點,分裝、稱重、記賬、裝箱……僅用一個半小時,就完成了500余份蔬菜的分裝打包工作,晚9時許銷售完畢,并為行動不便、獨居、不會網購的老年居民代買代辦。”
“21日晚上8時左右,在工作站值班的志愿者突然接到某業主求助電話,其在家里突然感到心臟不適。志愿者第一時間通知社區工作人員,不到5分鐘,他們迅速趕到業主家中,助其服下速效救心丸后及時送往醫院,使之轉危為安。一戶業主家中,有一對60多歲的老兩口帶著一個上小學的孩子居住,家庭生活比較困難,志愿者們為其送去大米、蔬菜等生活物資。”
“24日,小區開始進行第四輪核酸檢測。志愿者們進行簡單培訓后,有人補缺檢測崗位,有人負責維護秩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僅用3個多小時,就快速完成了采樣。”
“期間,志愿者們還自發捐贈了防護服、手套、口罩、鞋套等防疫物資及方便面、飲料、礦泉水等生活物資,折合人民幣達8.5萬多元。”
一群素不相識的人走在一起,共同為抗疫盡心盡力,點點滴滴的事跡讓崔齡予深受感動:“志愿者真了不起!”完成課業之余,她畫了一組漫畫,代表了無數人對“大白”們的深深敬意。
(作者單位:營口新聞傳媒中心)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發明社區】錦旗連連,贊譽滿滿!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