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一事一議”)說說小件快遞的最后一公里“入戶”
大道康莊物暢流,
遙通萬戶度春秋。
民生幸福經營鏈,
環扣連綿碩果稠。
提起快遞業,真是家喻戶曉,用一個”火字”形容毫不為過。據官方消息:今年我國的快遞郵件數量預計達到2000億件。這個行業把信息傳播,物品遞送,資金流通和文化傳播多功能融合在一起;用老百姓的話形容它就是“一條龍”。經濟實惠,省心便利;在新冠疫情嚴重期間,快遞業的事跡給我們以特別深刻的印象。快遞物資送達封閉小區 ,緩解了群眾的生活困境,減輕了政府在物資供應方面的壓力,為贏得抗疫斗爭的階段性勝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快遞快遞,突出的就是一個快字。尤其是小件快遞,當貨物到達目的地后,就好像還有最后一公里,這個時候,在營口市的大街小巷又有很多快遞員在奔忙著。那么,這最后一里地能否快遞給用戶呢?
快遞員的工作很不容易。物品暫時不能親自交到用戶手里的原因往往不全怪快遞員,可能因為用戶家里沒人。快遞員也往往為了完成工作量,委托附近的小超市代管。這樣在無形中就給快遞鏈增加了一個特殊環節,也會出現一些其他問題。
最近,我曾經和幾位小超市的老板探討過代管快遞物品的問題,他們其中有的人,對目前國內的一些地方的疫情起伏波動 之中快件來源廣泛能否帶來新冠病毒表示憂慮。雖然不拒絕為鄰居們盡義務,但是希望物品的主人最好在當天把自己的東西收走。還有時用戶沒及時看到手機通知,造成誤會等等。
寫到這里,我想起一位住在北京的朋友說過,在他們小區的通道上,快遞公司帶有標志的專車可以自由進出。在每天的早晚人們吃飯的時間往每個住戶送快遞物品的。我想,營口市的快遞業能否借鑒這個做法呢?像北京快遞進小區那樣 ,在小件快遞的最后一公里不耽擱,成為名符其實的”快”遞交給用戶呢。正是:
越山跨海路悠長,
千里奔馳快遞忙。
廣大公司為顧主,
郵包到手有余香。
供稿作者:王學東,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稿件,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截取使用。
上一篇:路遇:一普通市民對營口警車的建議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