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專訪”)身邊的防疫先鋒
——記營口市鲅魚圈婦嬰醫院郎治平
郎治平一位榮復轉退軍人,今年34歲是營口市鲅魚圈婦嬰醫院一名普通職工,當我和他身邊的人聊起他的日常工作時,大家紛紛對他表示稱贊。
2013年9月他專業到婦嬰醫院工作后主動適應身份轉換,服從院領導的安排身兼后勤保障、安全生產多職。當鲅魚圈疫情出現反復,他選擇默默付出,犧牲小家為大家。部隊的鍛煉和培養讓他知道,越是在考驗面前越要體現擔當;越是在疫情面前越要凸顯責任。疫情再起時,作為優秀黨員的他沒用單位召喚第一時間趕到單位,因為他知道救護車不能停止;孕產婦不能等待;醫院的后勤保障不能靜止。
原本兩人的救護車,另一名司機因為封閉不能到崗,郎治平作為兼職司機沒有說一句辛苦的話,聽從院領導的安排當起了全職司機,因為他知道手里的方向盤決定了新生命的誕生。他要為院黨支部要求全體黨員帶頭把住防范關口,成為無疫情、全日接診的放心醫院貢獻力量。
父母給他打電話問他吃飯沒,他飛奔在路上;孩子給他打電話問作業怎么寫,他飛奔在路上;妻子給他打電話讓他請假護理姥姥,他飛奔在路上。筆者采訪他時他正要啟程前往大石橋官屯鎮的路上。
每天在一個方圓不到十公里的封閉區內他能跑出300公里的里程,跟車的大夫都轉的眼暈,他卻像釘子一樣扎在駕駛座上,他說“院領導告訴我不能耽誤孕婦的一分鐘”這就是我的責任、這就是我的崗位。4月7日,從晚上11時開始到次日凌晨 4時他和熊岳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救護車5個小時共接回了31位母親,當他在黎明接到孩子出生的一塊塊喜糖時,他的疲勞一下子就消失了,響亮的啼哭讓他覺得又聽到了部隊的集結號,呼喚他奔赴下一個崗位。
5月7日,為了支持大石橋官屯鎮的防疫工作,鲅魚圈婦嬰醫院克服滿負荷工作、人員緊張情況抽調10名醫護人員奔赴抗疫一線,為兄弟城市共同抗疫勝利送去支持和幫助。為了做好保障郎治平又奔赴在一條更遠、更重的路上。
當筆者問他的感想時,他說“擔當、奉獻、大愛是我們婦嬰人的家風,我身為黨員這都是應該做的,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和大家一起默默為守護著開發區所有的婦女兒童健康而奮斗!不忘初心使命,繼續砥礪前行”!
(周軍 寫于鲅魚圈)
供稿作者:周軍,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上一篇:地板上傳來勝利的歌——記冷君、趙祥華,趙雪鷗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