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專訪 ”)張世東其人
作者:馬小平
有一天,我家里來了幾個客人,他們是妻的朋友。我回到家里時,他們正在熱烈的聊天。一段時間以來,當現在人在一起時,聊天的話題大多是關于養生的。人們關注這個話題比起其他的話題更有興趣,尤其是在疫情結束后。這大概就是疫后癥吧。
是啊,三年疫情,讓每一個人都深切感到健康和養生是多么重要。
這幾個客人當中,一個叫張世東的中年人引起我注意。他不僅在說,而且在做。他給另外幾個客人說著關于如何養生的同時,又是號脈又是按摩的忙乎著。仔細看他,臉上已滲出一絲汗來。
雖然是妻的客人,但我對他一點不了解。我便小聲的問旁邊的人。稍了解了一些情況后,我半開玩笑的對他說:“哦,原來你是有證書的人。”他聽了很認真的回我:“我有中級按摩學校發的證書呢。”由此,我倆聊了起來。
張世東原本是鞍鋼(鲅魚圈)工人,企業改制后離開鞍鋼崗位從事養生健康事業。他自幼喜歡傳統中醫技術,按摩、推拿以及人體脈絡、筋骨結構的這些知識,這些知識充實了他青少年的生活。人都是有愛好的。但每個人的愛好不同,有人愛好打牌,有人愛好游戲,有人……,而對于張世東來說,無論怎么緊張的工作,他都沒有丟掉對傳統中醫的這份愛好。這也就是他在2011年那會兒,能不顧一切擠出時間學習,而終于拿到專業學校發放的證書原因。人最難得的就是專心做一件事。更難得的是專心做好事。學會了按摩推拿之后,他在進一步研究筋穴療法同時,利用一切機會把自己所學為別人服務。他調理過腦癱患兒,調理過重癥失能老人。在疫情期間,他做為自愿者為許多志愿者做身體康復調理,以此來對抗可怕疫情。所有這些,他樂此不疲。而所有這些,在有些人看來,就是傻子行為。不為了掙錢只為圖個虛名讓人說聲好?對此,他一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能解除別人身上的病痛之苦,不比掙到錢還更是一件樂事?
離開工作崗位后,張世東的生活相對自由了,但也相對繁忙了。無論是誰,只要身體不適,只要他聽說了,他會想辦法前去幫助。他說,也許我的手法有效,也許我的做法有效,無論怎么,能給病癥者一點幫助,這是行醫之道。曾經,一位書法家贈給他一幅字:大醫行仁。這其中含義,倒真的能體現出他這個人的思想。
那天,在我家里,我們聊了許多。
看上去,他就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在人群中沒有特別之處的人。但我感覺,他的普通恰恰是他的不普通所在。在這個忙忙碌碌的世界,有幾個人能夠像他這樣認真的研究一件事情,并且把這件事做的很好呢?后來,我又見到他幾次,都是在公開的公益活動中,匆匆聊了幾句,他便忙著替人調理身體。看見有人急切的等著他,我知道一個人的價值體現。我從別人那里了解到,他正申請關于筋骨療法的專利技術。我想,這可能是他今后人生唯一從事的事業。
我覺得,中國的中醫技術需要像張世東這樣的一批人來發揚光大。
供稿作者:馬小平(營口)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