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專訪”)在2021年遼寧省職工技能大賽的賽場上,一名來自營口的可愛姑娘,作為營口賽區冠軍的身份參賽,一路在理論考核、各環節“秒爭”中遙遙領先,最終在決賽賽程中,以短時間內高精度準確拆包、分揀、安檢全國省市乃至縣市基層120個快件的驕人成績,過關斬將,斬獲了全省大賽的榮耀桂冠。鎂光燈下,手捧獎牌的她眼噙熱淚,笑意盈盈。
“感謝組委會,感謝公司,感謝我的愛人,我的公公婆婆和父母、家人……”。
(圖為 張巍在物流車間作業)
為愛奔赴一個遠方,為夢想,奔赴一段征程。今年40歲的張巍生著一副20幾歲的面龐,接受采訪的當天,她著實讓我有了青春洋溢的初印象。未施粉黛、衣著簡樸,大紅色的制服衣帽卻令她分外動人。在營口天地物流公司偌大的園區里,流水線上,忙碌的物流員手如流梭、專注投入,然而即便如此,每當我們走過流水線,人們都向她報以熱情的笑容、擬或親切的招呼。一股人心凝聚的暖流,讓我倍感崇敬。
17年前,23歲的張巍離開家鄉本溪,來到如今生活的城市——營口,這里有她幸福的家庭和為之執著的事業。“我是東北大學通信工程畢業的,最初來到營口時,我是鐵通公司的一名話務員……”,年輕的張巍在當時并沒有想過自己在未來將會從事物流行業,“人生有很多意想不到,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學會從新的事物中尋找夢想的源頭”。說出這句話,張巍的神情十分堅定。
“是為了愛嗎?”
“是的!”
張巍描述了自己在步入社會之初,就選擇為愛奔赴遠方的初心,“是男友的愛,還有男友的父母及家人給到我的滿滿的勝似家人的愛……讓我堅定信心遠嫁,我堅信我是幸福的。”
這一份堅定讓我十分動容,畢竟,堅定一份對于未來的承諾,相信對于任何人都需要勇氣。也正是這種由骨子里生發出的堅定,讓張巍對于自己未來的路,也抱有著同樣的執著。
2006年,張巍孕育了人生中的至寶——一個可愛的女兒,在懷孕之初,面對通信行業的激烈競爭,丈夫擔憂妻子因為懷孕而失去了工作,然而張巍卻堅定地說,“相信我,我們還可以有一個嶄新的未來。”依舊是堅定,讓張巍在失業的情況下,以泰山壓頂卻毫不畏懼的志氣,在迎接新生命之后,重新踏上了新的職業生涯。
物流業“初體驗”
2007年,是張巍步入物流行業的第一個年頭。“當時我是一個物流業小白,畢竟我是學通信的,物流專業并不對口,所以也曾經一度迷茫過……”,涉足未深的張巍從內勤做起,一張白紙,工作難度可想而知。“當時的物流行業沒有現在這樣信息化,傳輸方式都比較傳統,一切都依靠手動操作……”。
信息核對、手動錄入、快件分揀、快遞員派件片區地圖的繪制、快遞驛站的對接、客戶的維護、賬單核對、員工待遇保障、公司物資采購、員工訴求提請、信息上傳下達、員工情緒疏導與思想動向調查……事無巨細,除了外送快件的外勤工作,張巍以“一人分飾多角”的工作模式,擔起了所有基層事物的打理。“當時內勤,就我和另外一名員工,兩個人……”。
“如此高的工作強度,你沒有畏難過嗎?”對于她如此年輕,就有這樣的韌勁能夠擔起繁重的任務,我深感驚異。
“畏難心理有過,但我知道我必須堅守,所以我沒有將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中來……”,張巍表示,任務繁重并不能夠令她感到真正的畏難,而真正的畏難,來自于一次突發事件。
“那天,一個跑外勤的物流員因為家里有突發的急事,不能到崗外送快件,當時外勤物流員都在外線上,單位沒有能夠跑外線的人了,車也都開走了。實在沒有辦法,我就開動了自己的小電動車,把各種快件包一個個地綁在我的小車上,我騎車,一家一家地送……”。天下著雨,張巍的衣帽被淋濕,一路奔馳的她沒有給公司打過一個電話。從早上離開公司,到傍晚日頭西沉,電動車上的快件一件件地被準確送達,最后,剩下了一個大包裹還未送出。當張巍來到派送地址后,敲門許久沒有應答,于是張巍撥通了客戶的電話。
“太不好意思了,我今天臨時到老人家里,沒在家……但是,能幫我送到我現在的地址嗎?我很急”。客戶的反饋已經超出了正常配送的范圍,從客戶自己家到老人的家,路程橫跨了營口市區的半程以上,依照公司的常規,是可以合理拒絕的。但張巍考慮到公司人手不夠的現狀,便直接應承了客戶的請求。
“沒問題,您等我!”
華燈初上時,渾身早已濕透的張巍手捧快件站在了客戶的面前。
“太感謝你了!真的,你們公司太負責了!”客戶十分激動,要留張巍在家里吃飯,張巍婉拒了。回家的路上,張巍忘記了身上的寒與冷,想著,自己已經不再是孤立的自己,而是與公司榮譽休戚相關的一份子。原本看似的畏難,卻更增添了張巍克服畏難的勇氣。
深愛鑄就堅守
這一份勇氣,讓張巍在未來16年的物流生涯中,發現了更好的自己。16年中,她先后努力考取了“快遞從業資格中級快遞處理員”和“快遞網路工程助理工程師”資格證。用她自己的話來講,是想要以更為專業的力量,發揮“傳幫帶”作用,和身邊的同事一起力承擔當。
在快遞企業的內部作業中,快件分揀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一批快件送抵園區,分揀員需要根據快件上所寫地址將其快速、準確地分區。為了避免分區錯誤導致快件發往錯誤地區的情況,這項工作需要分揀員熟練掌握全國各省市地名,對專業能力要求極高。然而,培養一名高度專業的分揀人員需要耗費大量的投入,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面對日益激增的物流業務,張巍萌生了一個超乎常規的想法。她在腦海中重新細分分揀流程,通過每天的仔細觀察摸索,在無數個家人都已熟睡的深夜挑燈夜戰,終于形成了一種全新運作模式的新思路。第二天,張巍就將這個新思路申報到公司,通過會議討論,產生了一種全新的分揀方法——新建“數字編碼”法。運用這種新方法,能夠通過簡單易懂的編碼對快件進行分區。這樣一來,非專業人員也可以加入到分揀流水線中來,大大降低了崗位對于專業的要求度,就連新員工、其他崗位的員工甚至裝卸工、司機都可以按照編碼進行分檢任務,大大降低了分檢成本,提高了分揀效率。
“是什么樣的一種心情,能夠讓你如此深入地研究這些問題?”我始終認為,只有想在一個行業長期發展,才會產生這種究根問底的探索精神,為此,我向張巍提出了這個問題。
“沒有想太多,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解決實際的問題”。張巍的回答十分干脆。
“16年了,對于一個原本并不對口的專業崗位,你就沒有想過中途轉換跑道嗎?比如,重新去選擇一個收入更高、專業更對口的工作?”我始終追問她。
“從來沒有想過”,張巍十分堅定,“我很愛徐敬亞的一首詩,叫做《既然》——‘既然,腳下踏著波瀾,又注定終生戀著波瀾……那么,便把一生交給海吧,交給前方沒有標注的航線!”
她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可是這個答案,卻遠遠超出了答案本身。
這是一份來自于基層崗位的堅守,更源于張巍對于營口天地快件公司這個大家庭的深愛。
圓夢源自堅強
16年間,張巍沒有向公司請過一次假,沒有發生過一次“因私忘公”的事件。這對于一名已經為人妻、為人母的快件處理員而言,是一個奇跡。面對生活瑣事,張巍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營口天地快件公司的一名員工。16年間,張巍心里始終有一桿稱,兼顧著家庭與工作的平衡。“我很感謝我的公公、婆婆,他們為了支持我和丈夫的工作,始終擔負著繁重的家庭重擔……”,言語間,張巍臉上流露出對于家人的愧疚與感恩。“為此,當我的公公和婆婆身體出現狀況的時候,我就感到壓力十分的大,因為作為兒媳,也是半個女兒,我總要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于是,在多年來,張巍與丈夫陪伴公公和婆婆到外地就醫看病,成為了她必然履行的生活內容。然而盡管如此,她又是如何平衡工作的時間的?
“調休,只一天,每次到外地就醫,我就調休一天,盡最大可能,不請假。”張巍毫不猶豫地說。那也就意味著,在一天之內,她與丈夫要往返于營口與外地,還要熬夜掛號、安排行程、行囊,疲憊程度可想而知。“因為我愛他們,勝過愛我自己。他們的健康,是我的堅強后盾。”
來自家庭責任的堅強,付之于對工作的堅守,成就了張巍在物流行業的榮譽擔當。2016年,她被共青團營口市委員會授予營口“最美青年工作者”榮譽稱號;同年,在共青團營口市委員會、營口市服務業委員會、營口市郵政管理局、營口市快遞行業協會“振興杯”遼寧青年職業職業技能大賽(快遞業務員)營口地區選拔賽中,榮獲優秀獎;2018年,榮獲圓通速遞“功勛員工”榮譽證書及純金獎牌;2021,榮獲營口市職工技能聯賽暨全市快遞行業技能大賽第一名;同年,榮獲遼寧省職工技能大賽暨第二屆全省快遞行業職工技能大賽第一名;獲得遼寧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遼寧五一勞動獎章;2022年,獲得營口市五一勞動獎章和遼寧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同年成為全省人大代表;2023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營口市快遞行業協會會長、營口天地快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房猛對張巍是這樣評價的,“她的身上,有我們物流人的堅定、堅守和堅強,她把我們物流人對于行業的熱愛,寫在了向夢想矢志不渝奔赴的路上!”
(張巍與同事們在一起)
供稿作者:海丹青,營口之窗特約撰稿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
相關熱詞搜索:堅定、堅守、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