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營口專訪”)《歲月留痕》觀感后續
甲辰龍的長翼,掃走了癸卯兔的短尾,新的一年由此開啟!
伴隨著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的關張,北方的殘雪悄然融化,一個繁花競秀的春天,將撲面而來!
此刻,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去年屬于家鄉的早春三月…
不見街邊柳綻芽,卻睹滿堂花似錦!
是營口《李曉紅書畫展》,帶來了一縷春風,令人在家鄉料峭的三月,感受到春的溫暖,夏的熱烈,秋的豐碩!
“取花鳥之靈動,得山水之清奇,擷歲月之精華,展心靈之睿智”,是曉紅老師個展的鮮明特色!
《快樂時光》,演繹了“春江水暖”黑天鵝一家的快樂溫馨!柳梢掛角,水面開合,粗線的勾勒,卻也細致地還原了湖面的漣漪,細線的工筆,呈現出黑天鵝美麗的寬羽細絨,就連水中的倒影,亦栩栩如生!兩只小鵝,在鵝媽媽的示范引領下,觀察劃曳著,那只最小的鵝寶寶,在鵝媽媽的背上,歡快地鳴唱著,遠處的鵝爸爸,好不愜意地享受著妻兒戲水的幸福時刻,好一派別有洞天的春光!
“春江水暖引鵝來,柳梢漫舞增春彩,搖曳水面畫春波,萬物復蘇由春載”!春,真的來了!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流傳千余年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至今仍膾炙人口,而曉紅老師筆下的工筆國畫《牡丹》,一枝獨秀,雍容華貴。靜態不失動感的綠葉,每一片都各有展姿,舒放的,卷曲的,陽光面的,側陰處的,葉掌的深綠過度至葉尖的淺白,清晰的葉脈,伸展著…若相互約定,努力著,共同烘托掌上的花魁!碩大的花瓣,幾點淡黃色的花蕊,由深擴散逐漸變淺的粉紅色,十分低調地告訴觀者,她是古老的“酒醉楊妃”,即便是當代,也是牡丹珍品中的前三!國色天香,珍貴奢華,風情盡顯,精工天成,躍然紙上!
當我專心寧神地駐足在一幅豎軸掛畫前觀看時,仿若耳邊音樂突起,悠揚的旋律,清晰的歌詞輕揉耳膜,“身邊的那片田野啊,手邊的棗花香,高粱熟來紅滿天,九兒我送你去遠方”,是的,是《紅高梁》,是《高粱熟來紅滿天》!挺胸揚首,只有墨色和朱紅的高粱,卻揮灑出鐵骨錚錚東北漢子的特質!“爺爺黃占魁”用肌肉隆起發達的雙臂,將“奶奶九兒”托起的那一幕,旋即在眼前閃現著…頃刻間,靜態的高粱搖曳起來,墨黑的秸稈葉片,仿佛瞬間轉化為健碩的胸肌,紅彤彤的高粱穗,是漢子血性的臉龐…這就是東北,這就是曉紅老師筆下的紅高粱!
《蘭貴飄香》,一幅很抓眼球的“仕女圖”!不做“效顰”之態,無“落雁”之惆悵,不追“閉月”之意境,不仿“羞花”之容顏!未擬西施的尖頜,不襲昭君的消瘦,未取貂蟬的媚眼,不討巧貴妃的環肥!圖中的仕女,發髻高挽,翡翠相間,頭釵橫貫,玉墜垂耳,略施粉黛,鳳眼凝視,鼻翼挺翹,朱唇小口,圓潤下頜,修長頸項,玉指執花,身著米黃錦緞,飄逸懸垂,醬紅披肩,相宜圍領,紫紗內襯,環花而佇,是人在嗅花香,還是花在贊人美?毋庸置疑,這是曉紅老師筆下,不抄襲,不雷同,是由心底合盤托出的一幅獨創的大美仕女圖!
曉紅老師此次展出了兩幅《狼》作品,一幅是中國畫,另一副是油畫,兩幅都很棒,而后者是我更喜歡的。狼,在我們的印象中,是野性的,猙獰的,兇殘的,“狼子野心”、“如狼似虎”、“財狼當道”、“狼狽為奸”…好像就沒有幾個好詞來形容的。其實,狼的團隊精神,知恩圖報的個案,在國外小說《遠方的呼喚》和姜戎的《狼圖騰》中,亦有介紹。當我仔細欣賞這幅油畫《狼》時,固有的觀念,頃刻之間被顛覆了!這幅寫實的油畫,精細到像是一幅高清的彩色照片,凝視遠方深邃的目光,是犀利是警覺,前傾豎起的耳朵,是在聽同伴的呼喚?微張的鼻孔,是在嗅聞獵物的氣息?灰黑棕的毛羽,每一條都細膩清晰獨立存在,又分布和諧混然一體,在寫意的背景襯托中,毛羽視乎在隨風而動。可愛的一條狼,仿若是一條溫順的哈士奇!此刻,令人聯想到的是,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本來就是多物種共同的一個大家園,何必喊打喊殺,若唯有人類獨存,或許,即是一種災難!由此,我頓覺曉紅老師的油畫《狼》,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溫順平和,或許,這幅作品,即是一次藝術升華的表達,抑或也是在傳達慈愛包容的一種方法?我想,應該是二者兼而有之吧!
《歲月留痕》,不只是繪畫作品,洋洋大觀,精品紛呈,令人目不暇接,又嘆為觀止!而曉紅老師的書法作品,同樣令我耳目一新,條幅,橫幅,臨帖,創作,古意盎然的筆法,老辣蒼勁,結體嚴謹。
篆書之妙,猶如龍蛇之舞動,蘊含著深沉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思想內涵,讓人沉醉其中。采用柳葉篆書體創作的《陋室銘》,絕對是上乘佳作,仿若是晉衛瓘的嫡系真傳!
筆下的小篆,筆力穩健,結構緊湊,呈現出端莊秀麗之氣,如細絲般流暢,每一筆都盡顯優雅與精致,每一個字,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美學效果,仿佛是一幅細膩的畫卷,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曉紅老師的楷書,字跡工整清晰,每一個字都是經過精心的打磨,筆鋒犀利又不失圓潤,既有顏的雄強渾厚,又有歐的嚴謹法度,兼具王的妍美趙的飄逸,博采眾長自成一家!
通臨的《黃庭經》十足彰顯了書圣的妍美流暢,純出自然,字字利落,點畫渾厚圓實而又不失飄逸之態,雍容和穆又充滿靈動之趣!通過抑揚、輕重、疏密、屈伸、剛柔、正倚等關系,使每個字都在反差對比中,透出勃勃生機!
大凡書畫藝術家,通常冠之的是,屏氣凝神,全神貫注,筆耕不輟,若以“靜如處子”來描述其狀態,亦不為過吧?然,曉紅老師的日常,我卻以為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是其特有的寫照,且,動靜轉換,得心應手!
當我瀏覽營口三為大學老師授課的科目,我驚奇的發現,李曉紅老師教授的科目,竟有“乒乓球”,“快板書”,所謂,顛覆刻板的印象思維,或許就該以此為例吧!
越是走近,越令我肅然起敬,用“須仰視才見”更為貼切。她是“中國楹聯協會會員”,“市作家協會會員”,“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其報告文學《老師您在哪里》被央視制作成個人專訪展播,快板書《槐樹莊》作品,獲北京市曲藝家協會二等獎,其楹聯,詩詞,散文等作品被眾多刊物專輯發表。
她是詩人,是書畫家,是民間曲藝獲獎者,是乒乓球教練,是柳韻詩社的創始人,是甲辰龍年線上“韻海飛龍春節聯歡晚會”的策劃者…
源何如此興趣廣博?為何如此多專多能?何以造就其才華橫溢?
或許,她的生命軌跡可以回答我的諸多不解!
李曉紅老師,是昔日從唐山大地震里走出來的幸運兒,在第二故鄉遼南營口,她得以陽光雨露的哺育,純真關愛的滋養,汲取了奮力向上的動力!
這正是生命之重托,是感恩之信念,匯聚成巨大的能量,敦促支撐著曉紅老師,建設強大的自我,回饋天地之大愛,反哺人間之善良!
“唐營居”這內涵寓意深厚的齋號,不就是最好的詮釋么!
“營川才女”,這是營口之窗網總編輯高軍先生對李曉紅老師的評價,我以為,是客觀真切的褒揚!
多謝營口之窗網,致敬營口市博物館,感恩李曉紅老師,給我這位背井離鄉,異地漂泊近四十載的游子,提供了此次品享饕餮家鄉文化盛宴的難得機遇!
供稿作者:孟祥光(珠海營口人)
原創發布:營口之窗官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營口之窗公眾號:營網天下
版權聲明:營口之窗所有內容,轉載須注明來源,禁止截取改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