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文化是征帆,是調動整體執行能力的征帆。以“綠色生態住宅,盡享人文關懷”為品牌文化的南湖物業,早已成為有口皆碑的物業人。那么,面對“互聯網+”模式走進千家萬戶的時代,傳統管理怎樣調整自己?怎樣從實際出發整合智力資源、社會資源,再次拓展自我生存發展的空間?走向“智慧”物業的思路遵循是什么?
用審視的目光看南湖物業,便可以發現經營者那縝密的思考和戰略發展的軌跡。要尋覓這一軌跡,還得從“昨天”開始,從南湖人追求物業服務零距離開始。
天輔圣堡小區。記者在小區訪談、在綠樹掩映的環境里領悟到:南湖人昨天的積累,已完全有實力邁出“智慧”物業這一步。日久年深,綠草茵茵,這是家的感覺,在這種感覺里,我細細地聽著關于家的真實故事:
“辛理千家物,安居萬戶業”,這是業主釋尼送來的錦旗。天輔圣堡物業的王經理圍繞“家”談服務零距離的人文關懷。業主釋尼80 高齡,家里不管有啥事,一個電話,物業人員就在第一時間到位,比如,家里烘烤爐壞了、燈不亮了,能修理的物業人員自己修,不能修的,物業人員就到修理部去修。遇到雪天、雨天,物業人員總是第一時間到老人家門前除雪、排水。業主單喜華,80高齡。患心臟病,一天因病重掉到床下,家里人第一想到的是物業,電話剛掛通,物業人員立即趕到,一面抬患者上床,一面聯系120,病人得到及時搶救。家人萬分感激并拍著大腿說:“你說,一遇到急事,誰都想不起來,就知道找物業,這也不是人家份內的事呀!”
業主王辰俊說:天輔圣堡小區是一個“大家庭”非常和諧,真正體現了“一切為了業主,為了業主的一切”的管理理念。不管是誰,沒有“門禁卡”就別想進來。就連供電公司的抄表摧費人員的照片也要在門口的墻上公示。前不久,大風將園區一棵五層樓高的大樹刮倒,物業人員在大風中截斷大樹,因為五樓高的大樹壓到車棚上,不采取緊急行動,將危及業主財產安全和出行。
業主王辰俊還說:物業人員對私家的車號達到亂熟于心的地步,共計400戶的業主,各家的車庫在哪邊都知道。為了解決業主吃水問題,物業協同自來水公司挑開600多平米的路面,修好了管道。物業在綠化、亮化上,每年都投入五、六萬元。在這里生活,真安逸快樂。
南湖·陽光新城小區。曲徑通幽處,小區花木深。記者剝用詩人的佳句,以表達駐足林蔭路上的愜意。這里,占地1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8平方米;綠化占地35%。在營口地區該屬排頭老大。全小區140個背景音樂,以青蛙、長頸鹿、小烏龜、各種美石等為造型的背景音樂,伴著你的步履述說小區的溫馨。去年至今,新栽京桃8000株;水蠟球上萬株,兩項投入12萬元。增加健身器材、石凳、椅子等,投入一萬余元。
記者在小區幼兒喜戲園地,看到的多半是5 歲的兒童,物業人員介紹:小區里80后的婚房很多,所以,物業堅持做到業主生活‘足不出戶’。小區42棟樓,3319戶,上萬人。為了這個大家庭,小區建立20多家小超,美容、足療、便民店、托兒所,樣樣俱全。清晨,大果子油條,保你滿意有加。
小區凈地有一景:投資4.6萬元購置一臺機動掃地車,還有一臺是手推的。小區衛生員老馬,有個榮譽稱號叫“人過地凈”,掃地車進不去的地方,都有他的足跡,每到之處,他都把地上的廢棄物拾起。
小區物業經理殷國軍提及物業管理談鋒甚健:我們這些年圍繞保潔、保安、房管,開展物業服務零距離工作,是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是跟不上喬經理的步伐,還要堅持做好“人文關懷”的文章。天津濱海新區開發區周邊瑞海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其中,有一名烈士,家住南湖·陽光新城小區,兩年沒交物業費,物業人員集體集資,交齊了物業費。
殷經理說,是我們總經理喬納新的工作作風帶出一個追求物業服務零距離的團隊。我們總公司下面有7個項目小區,喬總經理每到之處,60%以上的人都認識喬總,每天早晨6.30,喬總就到各小區檢查工作,有時還在門衛旁同物業員工一起歡送上班的業主,家的感覺在相互的微笑中得到認可。
業主周麗娟說:我們小區在衛生環境上是令人十分滿意的,在小區樓棟,總是消毒搽地板、擦墻。前年大旱,小區樹多,蟲子滿地爬,物業一面噴藥殺蟲,一面挨家挨戶的通知:不許讓孩子吃小區樹上的果實,以免中毒。我家孩子結婚,立彩虹門成了難題,喬總經理不但把事給辦成了,立彩虹門的費用也給交上了,咋辦,咋給也不要。
業主劉桂敏說:你家有啥事,物業立馬就辦。一天,我向物業的劉助理反應:我家門前下水井堵了,還沒等我把話說完,她就回答:馬上辦。結果很快就解決問題了。她說,她老伴坐輪椅,上樓時門前的樓梯帶來很多不便,物業殷經理得知后,立即決定將門前樓梯改為坡形的。
業主方慧敏說:我就折服小區物業的服務速度,小區道口有一個立柱,有礙車輛通過,上午向殷經理反映,下午就解決問題了。我是小區的志愿者,我年年在小區栽花植樹。我還經常參加我們小區的廣場舞活動,物業給我們提供的服裝,我們打著南湖的大旗到沿海產業基地參加各種活動。
結束對南湖·陽光新城小區的采訪,南湖物業人拓展更大空間的腳步已初露端倪。正如鳥兒奮飛時都要有一個踏腳點,那么,南湖物業奮飛的踏腳點是什么?是服務零距離,在這段時間里,完成了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管理素質及提高整體執行能力的積累。南湖物業奮飛的目標是什么?是物業零收費。因此,總經理喬納新經常到外地學習,以實現一次理念創新向持續理念創新的過渡。
這是一次思維革命的實踐,研究的課題是:在互聯網向傳統產業全面挑戰的時刻,物業,這個被廣大業主密切關注的行業,怎樣迎接挑戰、創建自我發展平臺?有兩種模式擺在南湖物業人面前:
A模式:
以深圳彩生活物業為模式,推出彩之云APP業務,涵蓋小區服務的六大核心內容是:其中包括社區服務、O2O的服務、虛擬服務、商品服務、智能管家、連鎖經營等。
彩之云的核心就是一網、一中心、一站,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手段建立彩生活呼叫中心,打造一站式的社區服務平臺,真正實踐彩生活“把小區服務做到家”的品牌理念。
B模式:
你點我幫以“互聯網+小區”的模式,全新打造綜合性O2O社區服務平臺——你點我幫,創造性的將小區便捷購物及小區生活服務結合起來,為用戶提供便捷、安心、高品質的“互聯網+”新生活。
南湖物業決策層的領頭人喬納新,沒當拿來主義者,他遵循郭沫若的一句話“吃狗肉是為了長人肉,不是為了長狗肉”,因此,決策層拿出了適合自己的物業轉型戰略方案——確定“互聯網+”智慧小區的模式,集納物業同行實力結成聯合體,打造“物業、銀行、商家”三位一體的互動平臺,最終讓業主實現零消費。那么,在具體操作上,是小區業主持超市會員卡,到指定超市購物,比如消費1000元,可積100分,銀行、物業都可在互聯網上同時看到積分值,成為年終利潤分配時的依據。假如,你在超市消費1000元,能頂500元物業費,你消費10次就可以頂5000元的物業費。如果你的積分高出當年物業費,可以轉到下年再用。
這不難看出,物業是主動權在握。因為南湖物業聯合體擁有20萬業主的購買力。再說,物業公司是在為業主謀物業零收費的大事,業主當然擁護此舉。擁有了這個優勢,就擁有了市場。
記者在南湖物業看到,已經騰出700平方米的房間,作為物業聯合體信息平臺,先上400報修電話,今后就搭建O2O的服務、商品服務、智能管家的連鎖經營平臺。目前的這個信息平臺還整合了人力、物力、財力。比如,每個物業都有電工、技工、維修保護等工種,經常出現人力閑置的現象。建立物業聯合體信息平臺之后,可以統一調配人力,哪家有事就上哪去,如果以前用20人,現在用10人,在崗的人可適當調高工資。在維修維護上,僅電梯一項年維修費近50 萬元,建立聯合體之后,可以選擇性的多家談維修費,將年維修費降到最低。
南湖物業走向“智慧物業”的腳步,令人啟迪心智,從物業服務零距離到零收費的理念創新,讓人認識的“朝陽企業”也要“夕陽管理”,時刻不能淡化競爭意識。翻一翻南湖的歷史,迄今為止已組建營口市南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營口市萬信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營口市鴻信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承接項目有南湖公寓、南湖二區、南湖三區、春江小區、天輔圣堡、天宇宏府、天宇宏府回遷小區 、南湖·陽光新城一期、二期、三期、南湖·陽光人家。服務區域總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員工在物業管理、企業管理、工民建、自控、暖通、給排水、無線電、供配電等方面,都進行過專門教育和培養。應該說抗擊打能力已經很強,但是總經理喬納新說:我知道南湖已經形成了名牌文化,但我更知道,一個企業從一次成功走向下一次或多次成功,就必須提前實現一次理念創新向多次理念創新的過渡。尤其是面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企管的領頭人必須從傳統的框架里走出來,不走出局限自我的“廬山”,就看不到竟爭的險峻。
總經理喬納新的一席話讓人堅信“南湖物業”一定會駕馭互聯網的征帆,高歌猛進。努力吧,“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
(營口之窗網,記者華南)
以上六張圖片為南湖陽光新城小區的景觀。圖為兒童樂園,噴水池,4.6萬元購進的機動掃地車,上下班執勤人員向業主致敬等景觀。
以上是天輔圣堡小區的景觀。小區是太陽能亮化,新樹年年種植,老樹日久年深,小區綠草茵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