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到山前必有路
——破解我市節假日景區停車難題
近年來,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加,停車難已成為國內許多城市面臨的共性問題。隨著我市夏日旅游旺季的臨近,節假日中的景區停車資源供需矛盾突顯。
以我市黃丫口景區為例,筆者曾隨好友在五月底的周六到黃丫口景區觀賞杜鵑花,當時滯留在景區里的機動車數量約有150輛。由于景區道路狹窄、停車位嚴重不足,同時僅靠少量的交警和協勤的引導,缺乏科學合理的交通指示牌,大量的機動車只能占道停放,個別的機動車發生了刮擦事故,嚴重阻礙了正常交通,影響了游客的旅游體驗。當然,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黃丫口,在我市其他景區,特別是東部山區的景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減少進入景區的私家車總量。可以通過在景區入口處設置景區內的旅游巴士,也可以通過對進入景區的車輛收取管理費等方式,減少因機動車輛的進入造成的景區環境污染,保護景區的生態,也可以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進而提高景區的服務質量。
二是拓寬景區道路。對于道路拓寬確有難度的地方(如山區),可以在適當地段加寬道路,方便車輛交匯錯車。
三是合理布置景區道路交通指示牌。明確標示出停車場的位置、空余車位數量。
四是增設臨時停車位。既可以規劃、平整景區周邊的土地,也可以將政府機關大院、學校操場等設為臨時停車場。
五是在宜堵路段配備交警或協勤人員,加大執法力度。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節假日景區停車難的問題,還應探索建立一套科學的景區交通管理規劃和長效機制,最終提升我市的城市品位和我市旅游服務的水平。
上一篇:仍需鐵肩擔道義——淺談媒體的社會責任
下一篇:未雨綢繆早當先 居安思危謀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