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天氣漸暖。沙崗子新興村的農民李春勝和妻子崔麗紅夫婦兩起了個大早,就一頭鉆進溫室大棚,鼓搗起他們的“寶貝”——西瓜苗。
棚里很暖,綠色的瓜苗一片片,望過去不計其數……新苗種得新興西瓜年年火。
這么早就有一群人聚集在溫室瓜棚里一起勞作著顯得特別搶眼。上前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當地的四、五個種瓜大戶在李春勝家的瓜棚里面共同為西瓜苗的定植前期工作做問診把脈。
據了解,李春勝是當地西瓜種植大戶、育苗大戶、營銷大戶,被稱之為“瓜王”。
“以前,種露天西瓜很難,主要還是看老天爺吃飯。曾經也付出過代價,死過苗、賠過錢,可這些都是“學費”,哪有一帆風順的事呢,咱現在的農民,也有創新意識,也有風險意識,也有市場意識;現在,現在我卻來了信心,咱必須有科技意識;都在提創新驅動,都在提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咱要想把產業搞上去,就必須學科技、用科技,必須讓更多的農民學科技、用科技。我有把握,搞溫室大棚種植肯定有希望”。“瓜王”李春勝信心滿懷地說。
由于新興西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瓜王李春勝介紹,應該從傳統的種植模式中走出來,引進新品種,應用新科技,進一步延伸西瓜產業鏈,發展現代西瓜產業,只有這樣,新興西瓜產業才能再度成為新興的致富產業、品牌產業、優勢產業。
村民劉海峰接著告訴我們,李春勝已有20多年的種瓜經驗。近年來,他靠自主創新,摸索出了一套育苗嫁接和施肥的新模式。西瓜產量和品質得到極大提升,帶火了新興村農民的“西瓜產業”。
“那你能算一下自家收入支出的賬嗎?”“先算支出吧,一畝地的流轉費用是800元,種西瓜一畝地的人工費用是600元,農資投入400多元;這樣下來我們自家的2棟共300米的暖棚,還有10棟共3000米的冷棚,大約一共得投入在5萬元左右。再給你算算收入,按去年水平,西瓜畝產七八千斤,我家的西瓜產量在25萬斤左右,每斤價格按平均6毛錢算,大概能收入15萬元,利潤差不多10萬元,還有就是西瓜賣出后再套種蔬菜,還能有近萬元的純收入。最后加上占地3.7畝的320棵果樹,產量7萬斤左右,利潤收入3.5萬元;還有10多畝大田,種植玉米每畝還有1000元的收入,一年下來應該有近20萬元的收入吧。”李春勝高興地說。
“沒有好苗,就沒有瓜王”。“瓜王”李春勝指著一株株瓜苗說。那苗,生機勃勃,定植后預計成品西瓜在“五一節”前夕即將上市。眼下,新興村瓜苗長勢喜人,豐收在望,瓜農的心里甜啊!在李春勝這樣的“科技農民”的努力下,新興村的農業產業,又將迎來一個新的豐收年。
相關熱詞搜索:瓜 王 李春勝
上一篇:“蘇商”致富思源 為蓋州添磚加瓦
下一篇:“怪才”丁德春的“奇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