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大德濟蒼生 不計名利傳大愛
——記雅安歸來的蓋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袁德利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抗震救災是我們愛心醫生團隊一直肩負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現在災區需要我們支援,做為我們愛心醫生團隊每個成員都應積極參加。但我也深深地知道;我們單位也同樣需要我,因為我是科主任,科室離不開我,在大家與小家選擇時,我只能放棄醫院小家,顧災區大家。我現在的身份不僅僅代表我們婦幼保健院形象,而且代表全國上萬名自愿者的形象。到災區后,我會服從組織安排,克服困難,堅守崗位,為災區供獻一份力量。大災大難面前,危險會有的,這是我自愿的……”
一份簡短的救援申請報告表明了他一顆無畏的仁心,顯示了他胸中忘我的大愛,彰顯了他身有舍己的大德,他就是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袁德利。
1989年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的袁德利被分配到蓋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婦產科,2000年,由于工作需要被調至市婦幼保健醫院工作。在2001年、2003年和2004年先后三次分別派出到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北京石景山醫院和北京婦產醫院進修學習,2010年憑著精湛的醫術和在婦產科享有的聲譽晉級為主任醫師,任職婦產科主任,成為了市婦幼保健醫院的學科帶頭人。
2013年4月20日晨,袁德利看到中央新聞頻道第一時間對雅安蘆山縣發生的慘痛而令人驚目的地震實況報道時。當即致電營口愛心醫生團隊的醫生,約定到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援助。在得到婦幼保健院領導的贊同和大力支持下,經過兩天的時間,準備好帳蓬,被褥,衣服和至少能夠維持7天的食品和飲水,以及足夠的個人必需的生活用品,同時為自己買了一份人身保險后,袁德利以蓋州市婦幼保健院醫生和志愿者的雙重身份,于4月22日奔赴雅安蘆山縣地震重災區進行醫療援助。
早在2003年“SAS”疫情發生時,袁德利就組織了愛心醫生團隊奔赴發生疫情的災區進行支援,并到貧困地區進行醫療援助。汶川地震后,袁德利在2008年到2012年先后多次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派遣到四川汶川、彭州市隆豐鎮、白鹿鎮、桂花鎮和麗春鎮衛生院,以自愿者的身份,幫扶地震災區進行醫療衛生服務。今年3月份又一次以自愿者的身份,到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進行醫療衛生服務幫扶和醫療援助,幫助災區人民和貧困地區的人民建立起醫療體系,并帶去了先進的醫療技術和醫療理念。
4月22日23時30分,抵達成都做短暫休息后,袁德利于4月23日5時一起跟隨救援隊趕往雅安,由于成都到雅安路途到處都是運送救援物質的車輛,交通及其擁堵,一路上于德利跟著志愿者隊伍風餐路宿,馬不停蹄,帶著一路勞累,懷著急切救援的心情,冒著細雨,緩緩駛進雅安。一進入雅安交通更加擁擠不堪,全國各地的運送救援物質的車輛都集結在雅安,數以百萬的車輛和救災人員,讓雅安的交警忙得不可開交,當天就實行了交通管治,進入蘆山縣的自愿者必須到雅安市政府辦理相關手續,作為醫務志愿者如果沒有準備好足夠的救援所需的醫療設備和個人生活必需品是不允許參加志愿者救助團隊的,有過救災經歷的志愿者才允許進入雅安參與救災。4月24日6時30分,袁德利同NGO備災中心一同出發奔赴災情最嚴重的蘆山縣。據袁德利回憶說:“自入川以后,在去往蘆山縣的路上每天都要經歷幾十次的余震,震級在4-5級,隨時伴有山體滑坡,墜落的石塊經常會撞到乘坐的軍用吉普車上,在短短的幾天里,就經歷了十多次山體滑坡,乘坐的軍用吉普車上的玻璃沒有一塊是完整的,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就在剛進入蘆山縣的龍門鎮,距離龍門鎮2公里,在盤山道上遭遇了一次很強的余震,山體滑坡嚴重,從山上滑下來的沙土石塊不停地撞擊著乘坐的車輛,一會功夫汽車就被掩埋了,長達20多分鐘的時間眼前一片黑暗,呼吸困難,與死神檫肩而過。”袁德利告訴筆者:“在參加雅安蘆山地震災區支援者救援隊的一段日子里,我知道的因余震受傷的志愿者就已經達到上百人了,自2003年開始,參加數次志愿者救援隊的過程中,經歷了太多的生與死的考驗,這次危險對于我來說已經不算什么了。”
在到達蘆山縣后,袁德利被蘆山縣衛生局應急中心安排在蘆山縣醫院幫助NGO備災中心運送救援物質,做搬運工作的自愿者,當日下午2時帶著醫療用品直達地震重災區龍門鄉衛生院,為當地受災人員進行體檢和藥品發放,同時為災區送去一大批食物。4月25日8時30分,袁德利和另一名志愿者醫生在地震重災區龍門鄉衛生院建立“遼寧營口醫療救助站”,為地震災區人民診病、治病,同時和當地醫院的醫護人員一起下鄉救治很多活動不便的受災病人。4月26日由于市婦幼保健院的工作需要袁德利盡快返回醫院,經龍門鄉衛生院同意袁德利由龍門鄉返回蘆山縣衛生局應急中心申請完成醫療救助任務。當天下午13時30分經蘆山縣衛生局應急中心批準后,準備返回蓋州。就在袁德利要離開的時候,有一位傷員需要救治,袁德利沒想太多就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因為期間的救治工作,袁德利延誤了登記時間,沒有趕上當天預定的班機。袁德利不得不退票,讓袁德利損失了810元,這還不算什么,在此次參加支援救援過程中,袁德利救援前的準備和救災期間,自己要自費一萬多元。袁德利告訴筆者,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4月26日21時袁德利才登上回遼的班機,于4月27日7時50分抵達蓋州,經歷過一周的救援工作,遇到無數險情和經過一路勞頓的袁德利,回來的當天就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當日完成了7例手術。今年45歲的袁德利就是這樣一如既往的用他的一份大愛救治了災區無數的患者,用他的一顆仁心溫暖著社會每一個人的心,用他的一身德行感染著每一個與他接觸的人,將大愛傳遞給每一個人。
(金振煥 于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