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之窗網訊 范波)11月13日,營口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市國資委出資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新聞發布會,市國資委副主任潘鏖風介紹了這次出臺的《辦法》主要幾方面的特點。
一是明確提出對工資總額實行分類管理。根據企業功能劃分和管理現狀,將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分為備案制和核準制。《辦法》規定,對功能類和公益類企業,工資總額預算原則上實行核準制;對法人治理結構完善、運作規范、三項制度改革推進較好的競爭類和功能類企業,工資總額實行備案制,由企業董事會依法依規自主決定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國資委發揮事前引導、事中監測和事后監督職責,充分給企業放權。
二是對工資總額管理的權責邊界進行了明確界定。國資委負責管制度、管總量、管監督,企業負責管內部自主分配、管預算分解落實、管具體操作執行,國資委與企業權責清晰、各司其職。
三是體現了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的決定機制。按照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同向聯動的原則,根據企業當年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的預算情況,參考勞動力市場價位,分類分檔確定企業工資預算水平,合理編制企業年度工資總額預算。
四是引導企業深化內部分配制度改革。《辦法》強調企業作為內部分配的責任主體,應當持續深化內部三項制度改革,構建形成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管理機制,切實承擔起搞好、搞活企業內部分配的職責。
五是突出工資分配差異化管理。在工資結構上將職工工資劃分為保障性工資和效益性工資,也就是基礎工資和績效工資。其中,績效工資的比重不低于50%。在企業內部完善崗位目標和績效考評辦法,將職工工資收入與工作業績和實際貢獻緊密掛鉤,合理拉開工資差距,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和緊缺急需崗位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
六是加強工資總額管理的監督檢查。明確界定企業的違規責任,如對于實施備案制管理的企業,出現嚴重違反國家和國資委關于收入分配有關規定的,將其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方式由備案制調整為核準制,確保做到權責對等。同時,《辦法》明確將企業工資總額管理情況納入各項監督檢查范圍,與審計、巡視等工作形成合力,切實保證監管到位。
上一篇:蓋州市首屆蘋果節活動的三大亮點和目標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