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官網顯示,日前,銀保監會正式批準工商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據銀保監會方面透露,獲批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幾家大型銀行正在抓緊開展各項準備工作,盡快實現理財子公司開業運營,擴大機構投資者隊伍,為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提供更多新增合規資金,更好滿足多樣化金融需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相比較而言,工商銀行對旗下理財子公司的出資金額上限是國有六大行中最高,為不超過160億元。另據發起公告,該理財子公司的經營范圍擬定為: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托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理財產品,對受托的投資者財產進行投資和管理;理財顧問和咨詢服務等。
當時,據工商銀行方面介紹,投資設立理財子公司,是落實最新監管要求、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組織管理體系,強化理財業務風險隔離,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
2018年12月26日,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成為首批獲準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2019年1月4日,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也成功取得銀保監會批復。
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開業前,理財子公司還將經歷一段籌建期。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籌建期為批準決定之日起6個月。未能按期完成籌建的,應當在籌建期限屆滿前1個月提交籌建延期報告。籌建延期不得超過一次,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個月。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應當由作為控股股東的商業銀行向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提交申請,由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受理、審查并決定。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自受理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核準或不予核準的書面決定。
而除國有大行外,據銀保監會方面透露,也已受理多家商業銀行申請,其他多家銀行也擬提交申請。
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當前,至少有28家商業銀行對外公布了擬設立理財子公司的計劃,其中包括10家城商行。
相關熱詞搜索: